神经内镜前沿
第2期
神外前沿,9月21日,医院举行了颅底内医院签约仪式。环湖颅底内镜中心是国内首个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内镜颅底外科中心,代表了今后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详见:快讯
环湖内镜颅底中心成立签约12医院
该中心的其突出的优势之一是神经外科与耳鼻咽喉科的紧密合作,并推行基于此的”双人四手“的内镜操作模式。通俗的说就是耳鼻咽喉科与神经外科同台手术,耳鼻咽喉科医生负责鼻腔、神外医生负责颅内,耳鼻咽喉科医生负责”开和关“并在术中持镜,神外医生负责切除颅内病变。
这个模式打破了科室的樊篱,让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外科都能够扬长补短,并真正让患者获益。
在成立仪式现场,神外前沿访问了环湖颅底内镜中心主任、耳鼻咽喉科专家刘钢教授。医院是国内开展鼻内镜手术的发源地,刘钢教授曾任医院*委书记、院长,一直在积极推动耳鼻咽喉科与神经外科在颅底领域的融合。
根据刘钢教授的访谈,双人四手模式,大概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充分保护鼻腔的功能,并能够正确处理鼻腔内的病变;第二、降低由鼻腔引发的颅内感染;第三、神外医生双手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切除颅内病变;第四、更完美的脑脊液滴漏修补和颅底重建。
以下是访谈内容:
神外前沿:内镜颅底中心成立之后,有哪些病种要首先送到中心来?
刘钢:涉及到颅内和颅外沟通性的肿瘤,应该送内镜颅底外科中心。我们的初衷其实也是发源于此。因为以前我们很多手术,神经外科做神经外科的部分,中介部分就不管了,患者好了再转耳鼻咽喉科来做手术。后来有了进步,神外和耳鼻咽喉科能够在同一个手术台上,耳鼻咽喉做完神外再做。再后来,更进一步,交界的地方耳鼻咽喉科医生切除了,神外再做,神外做完,我们耳鼻咽喉科再来“封上门”。
现在成了内镜颅底中心之后,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就是不管肿瘤谁来做,只要是经过鼻腔颌面的,都要放到这个中心,而且是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双人四手”共同手术模式。
神外前沿:神经外科独立处理鼻腔内的手术不可以吗?
刘钢:在以前这类手术的过程中,也有神经外科自己做的,比如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等,但神经外科医生通常不会考虑鼻腔的功能。
手术中,进来以后,撑开器撑开鼻腔,就视之为一个工作通道,做完就走,但病人的鼻腔功能可能就没了。
大家知道,鼻腔本身除了通气以外,还有保湿和加温的功能,包括分泌物往空气中的加湿,比如说北方冬天寒冷干燥,外边的冷空气,即使是零度的空气,吸到肺里边,要保持在30多摄氏度。这个功能就是要靠鼻腔和气管。类似这种的鼻腔的功能保护必须做,但通常不是神经外科能解决的,而是应该由耳鼻咽喉科来做。
所以,我们共同来做,除了手术质量,是真正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完手术以后,除了颅内病变能够解决外,对于病人的痛苦,也就仅局限于做个鼻腔的手术而已。
神外前沿:据我们所知,耳鼻咽喉和神外融合的颅底中心,国内应该不是贵院最早成立的,但内镜应该是第一家,为什么这个中心要突出内镜?
刘钢:神经外科的手术在以前都是用显微镜做,而内镜的发展起源于耳鼻咽喉科,因为耳鼻咽喉科手术必须找到腔隙,得靠镜子,耳鼻咽喉科医生给人的印象也是带着额镜的,但额镜只看到鼻腔的前1/3,而后2/3只能靠凭着术者的感觉来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内镜就已经引进了中国,就是我的老师赵绰然教授最早将鼻内镜技术引进到了中国。引进来以后,我们开始发展内镜技术,最开始只限于检查的功能,包括鼻窦、鼻腔等,后来开展手术也只是一些鼻腔的简单手术,包括鼻腔沟凸切除术、上颌窦引流手术等。后来再往上面做到蝶窦的手术,其实蝶窦上边就隔着一层骨骼就是垂体。
所以,这就涉及到,经过这条通路是不是能够解决垂体瘤的问题。从90年代初,我就开始帮助神经外科一起在做垂体瘤手术,带着头灯或用显微镜,虽然也是经上颌窦、经筛窦、经过鼻腔,但当时并没有涉及到内镜。
用显微镜做手术,就像站在井口看井底,靠着器械来切除”井底下“的病变,但是内镜就像把术者的眼睛直接伸到”井底“,来解决井底及周边显微镜垂直视觉下看不到的东西。
所以,耳鼻咽喉科的内镜技术一旦涉及到颅底,就需要耳鼻咽喉科与神经外科两个学科的融合,包括手术范围是否越界的问题,两个科室必须得融合。
神外前沿:应该如何融合,两个科室融合的历史?
刘钢:医院老一代耳鼻咽喉科与神经外科主任们的融合,没有涉及到内镜,当时只是头灯和显微镜下的手术。
但是现在内镜技术发展很快,耳鼻咽喉科对内镜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不只是垂体瘤手术了。
最早只要做颅底手术,耳鼻咽喉科医生主要做的,就是帮助神经外科做大量漏的修补,包括当时有大量的外伤的病人,尤其是交通事故外伤等,
另外,神外手术中也会造成的脑脊液滴漏,如果出现这些并发症,就会转给耳鼻咽喉科,因为当时神经外科要做漏的修补,需要开颅从”楼上“来修补,耳鼻咽喉科修补漏从”一楼“就可以了。
有个滴漏修补的合作之后,就逐步就涉及到了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外科越融合越多、越做越多的手术。
那我们下一步,就是要真真正正的去融合这类手术。
神外前沿:内镜虽好,但是有两个潜在的风险,第一个鼻腔引起的颅内感染,第二个就颅底重建的难度?这两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刘钢:感染的问题,鼻科手术是有菌手术,神经外科是无菌手术,这两个融合怎么去解决?实际上,对鼻腔消*问题,我们做了很多的手术后发现,虽然鼻腔黏膜是有菌的手术,但是并不是很多杂菌,其感染率是非常低的。我们在切开硬膜之前,鼻腔会要反复的用的稀释的碘伏冲洗,然后再打开鼻腔和硬脑膜。
所以,我们在这一部分的把控是非常严格的,不单单是做鼻腔的外消*,鼻腔内的消*包括鼻甲、鼻窦,都是由耳鼻喉科来把控的。
神外前沿: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如果出现感染,感染来自哪里呢?
刘钢:如果是耳鼻咽喉科医生,首先看病人有没有鼻窦炎,神经外科可能不会注意这些鼻腔的情况,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