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部评测:什么样的鼻部情况需要什么样的手术改善?
鼻部和面部五官的比例协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每个人的鼻部情况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是手术方案都是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的制定取决于先天的鼻解剖和形态,和面部其余部分的相对关系和患者的目标要求。常规的电脑成像帮助显示可能的结果,以及确定患者术前不对称等,但是患者必须注意一点的是,电脑成像并不能保证你术后就一定会得到特定的效果,尽管是现在3D打印也只能说尽量的辅助保证术后效果,术中、术后特发情况都是不能保证的。
先来说下患者皮肤类型、厚度和质地。较厚的皮肤能掩饰深层骨软骨框架的变化,所以需要改变的幅度就要大一些。相反,较薄的皮肤往往会暴露出深层框架即使很小的变化。所以皮肤较薄的患者比皮肤较厚的患者更有挑战性,因为其容错性较小。皮肤较厚,皮脂腺丰富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水肿,特别是在鼻尖或小叶部位。皮肤的质量会影响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选择何种效能的技术来实现预期效果,比如该使用移植物垫鼻尖还是只需鼻尖缝合就可以。
一、首先来看看鼻部和面部的比例分析
图/三庭之说
图/RT=SM(鼻=下巴长度)
图/从理想的比长度一半的点画直线和上唇的红唇相切来评价唇-下颌关系。下唇应位于这条线后2mm内。下颌在女性会略位于下唇后方,男性约和下唇平齐。如果不符合这些关系时,可能需要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或下颌假体来改善面部的和谐性。
二、是否有鼻偏斜
从眉心到颏下点划线,平分鼻脊、上唇和唇弓,评价鼻偏斜情况。在患者咬合正常的情况下,这条线会从切牙之间穿过。从这条线发生的所有鼻偏斜通常表示有深层的鼻中隔偏曲,可能需要手术来处理矫正此畸形。
三、骨性基底
骨性基底宽度应为正常鼻翼基底宽度的80%,正常鼻翼基底宽度等于内眦间距或睑裂的宽度。如果骨性基底大于鼻翼基底宽度的80%时,很可能需要做切骨来缩窄骨性基底。因为男性骨性基底往往比女性更宽,所以在男性一定不能把鼻背做得过窄。
四、鼻翼基底
如果鼻翼基底宽度大于内眦间距,必须确定原因是内侧间距窄,鼻翼间宽度真的过宽,还是鼻翼外张的问题。如果内眦间距小于一个眼的宽度时,最好是保持略宽的鼻翼基底。如果鼻翼间距真的过宽时,可能需要做鼻孔槛的切除。如果宽度的增加是鼻翼外账造成的(超过鼻翼基底2~3mm),应该考虑鼻翼基底切除。还要评价鼻翼缘的对称性,其应该略向下外侧方向外张。
五、鼻翼
鼻翼缘和鼻小柱的轮廓,其应像一个飞行的海鸥一样,鼻小柱紧靠鼻缘下发。如果此弧形过于陡峭,患者的鼻尖下小叶高度可能增加,需要矫正。另一方面,如果曲线变平,很可能是患者的鼻小柱显露减少,可能需要鼻小柱填充或对鼻翼缘进行调整。这里需要注意软组织三角的小面,可能需要鼻轮廓线移植物来预防鼻翼切口出现。
六、基底位视图
鼻基底的轮廓应为小叶与鼻孔比例为1:2的等边三角形,鼻孔本身应为水滴形,从基底到定点的长轴略向内侧。
七、侧面观
鼻额角通过柔和的凹形弧线连接眉和鼻背。在眼睛自然平视前方时,这个角的顶点应位于上睑睫毛和重睑线之间。虽然这个角可能从°~°不等,单是理想情况下女性为°,男性应为°。从此视图得出的其他重要参考测量数据包括鼻根内眦距离,其应约为15mm,鼻根角膜平面的距离约为11mm。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感受到比长度和鼻尖突出度可能会受到鼻额角位置的影响。比如说,如果鼻额角的位置比正常更靠前和靠上,鼻会表现得更长,鼻面角可能会降低,鼻尖突度表现得降低(*线)。另一方面,如果鼻额角位置太靠后方和(或)下方,鼻子会表现得更短,鼻尖会更突出(红线)。理想的情况下,鼻面角(定义为鼻背和面部垂直平面的交界处)应为32°~37°。
八、鼻尖突度
虽然上面已经有几种方法进行评估,但是我们更喜欢一下两种方式。在上唇突出度正常的患者,我们从鼻翼和面颊连接处到鼻尖画线。如果50%~60%的鼻尖位于和上唇最突出部分相邻垂直线之前,鼻尖突出度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超过60%的鼻尖位于此参考线前方时,可以认为是鼻尖过于突出,需要降低突出度。相反,如果小于50%的鼻尖位于此线的前方时,可能需要增加突出度(方法很多的)。
评判鼻尖突度的第二种方法是将其和鼻翼基底宽度进行比较(他们应该是相等的),并比较鼻长度(鼻根到鼻尖,RT)和鼻尖突出度(鼻翼基底到鼻尖)的比例。在后者中,理想的比较突出度为0.67×RT。
评价了鼻尖突出度后,分析鼻背。美学上漂亮的鼻背应平行位于女性从鼻根到鼻尖表现点划线的后方2mm处,但在男性,其应略高以避免鼻子的女性化。
在女性最好有轻微的鼻尖上区转折,但男性不要有。这能给鼻子更多的界定,更好的将鼻背和鼻尖区分开来。
使用鼻唇角来确定鼻尖旋转的程度。在鼻孔最前方和最后方边缘画线,然后做垂直于面部自然水平面的垂线,测量此间的角度为鼻唇角。此角在女性应为95°~°,在男性为90°~95°。
鼻唇角不应和小柱和上唇角混淆,其为鼻小柱和上唇/鼻尖下小叶的连接形成的表现角度。此部位的丰满度增加常由突出的鼻中隔尾侧端引起,会产生旋转度增加的错觉,及时鼻唇角时正常的。这个角度正常为30°~45°。
通过鼻孔长轴划线,从鼻翼缘到鼻小柱缘画垂直线将此轴平分。如果鼻翼和鼻小柱关系(ACR)正常的话(AB=BC≈2mm),从鼻翼缘(A点)到长轴线(B点)的距离应等于长轴线和鼻小柱缘(C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这些测量不正常,畸形则分为如图六类:
图/鼻小柱显露增加
图/鼻小柱显露减少
以上这些比例只是一般的指南,不同性别或者是不同人种表现效果都会不一样。他们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比例和关系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每个人鼻子的方案还需要更具患者的面部结构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关于鼻部整形科普文
玻尿酸、胶原蛋白、爱贝芙等注射隆鼻讲解
自体软组织隆鼻技术讲解
现有几十种隆鼻技术的讲解一自体软骨隆鼻篇
现有几十种隆鼻技术的讲解一假体材料隆鼻篇
支持作者
记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