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医院,隶属于肃州区人民*府。
(一)
医院始建于年3月,当时名为酒泉县人民卫生院,位于西大街64号,年迁至南大街号,年1月,医院,同期迁入卫生街5号。年门诊与住院部分设,门诊部留驻,住院部迁至邮电街现址。年11月,住院部门诊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院行*职能部门全部由卫生街5号迁至邮电街89号现址。院名几经更易,年2月,随着酒泉地区撤地设市,院名由“医院”更为现名。年4月,在已有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的基础上,经酒泉地区卫生处批准,建立了“医院”。年2月,经肃州区人民*府批准,加挂“医院”院名。
以前的医院60多年来,医院走过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发展道路。在历医院人的艰苦努力下,从建院初期的11个人、5张病床以及简单的设备、简陋的病房,发展到今天,建设规模、综合技术水平和院容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变迁。
特别是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拔乱反正,整章建制,落实知识分子*策,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乘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全面推行技术经济岗位责任制和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十年来,院领导班子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探索,严格管理,逐步理顺和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医院发展的旧的管理模式,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取得全面快速发展。
(二)
时至今日,医院已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优良、技术力量雄厚、专科门类齐全、管理水平较高,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医院。承担着全区47万城乡群众的医疗工作重任,是肃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院,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50平方米,建筑面积.04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3平方米。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下设鼓楼分院,设置门诊部、内一科(神经内科专业)、内二科(急救中心)、内三科(心血管专业、老年病科)、外一科(神经外科专业)、外二科(普外科专业)、肿瘤内科、肿瘤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儿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鼓楼内科(消化专业)、感染科、放疗科、手术麻醉科、疼痛科、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药械科。全院共有职工人,其中在职职工人,聘用职工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本科见习9人。年门诊诊疗人次21.5万人次,入院病人1.6万余人次,固定资产总值.9万元,总收入万元。
近五年购置了美国GE64排层CT、东软核磁共振(MRI)、美国GE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X刀、锐柯DR、毫安数字胃肠机、钼靶乳腺机、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系统、人体多功能检测仪、眼底照相系统、电子鼻内窥镜系统、高频热疗机,奥林巴斯前列腺电切镜、高清腹腔镜、电子胆道镜、电子胃镜、支气管镜、膀胱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等大中型设备先进检查治疗设备百余(台)件。
年,肃州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肃州区农村急救中心项目在医院建设,项目投资万元,建成急救用房平方米,内部设备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我院的急救工作。同年对消*供应室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消*供应中心工程总面积约平方米,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设施、设备先进齐全,符合规范要求。
年医院自筹资金70万元开工建设CT、ECT、模拟定位机机房工程完成。
在建的综合大楼设计图年3月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11层,地下1层,设置床位张,1-4层设门诊部和医技检查科室,5-11层设病区,配置相关医疗、后勤设备设施,医院可按三级乙等达标创建设置。计划年3月开工,工期天。同时,医院还配备了全自动清洗机、超生波清洗机、纯水机、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干燥柜、低温灭菌器和高压灭菌器等必须的设备、设施。
医院改革方面,年7月医院被确定为甘肃省五家法人治理试点单位,医院班子认真研究相关文件精神,依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甘肃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肃州区*府《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于年6月17日召开了法人治理工作会议,年6月26日成立了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监事会监事会主席,审议通过了《医院章程》。医院以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为契机,以人事管理、收入分配改革为切入点,规范了财务、资产管理,健全了监督核算评估机制,逐步建立起了现代院管理运行模式,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改善解决人才短缺、留不住专业人才等的现实问题,为医院更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医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HIS)由7.0升级为10.0,检验科安装了lis系统,投入.8万元实施计算机房改建及网络改造项目,“医卡通”“银医通”项目投入使用,医院与建设银行合作“医院”项目正在实施,届时本院医疗APP系统将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在此基础上,医院HIS系统和省级新农合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结合“一卡通”工作的顺利运行,使报销流程、报销资金领取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缩短了参合患者报销等候时间。
在医院管理和业务建设方面,院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管理强院、人才强院、科技强院”三大战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目标,致力于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逐步树立起肿瘤综合治疗、腹腔镜肝胆手术、心血管内科等一些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和专业,带动了各专业学科共同提高,医院、品牌科室、品牌医生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为医院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医院注重“以人为本、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年成立了优质护理服务中心,负责导诊、预检分诊、住院病人的预约检查,对行动不便的门诊患者轮椅接送接送检查,取送各类标本等。并且在全院推行了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了惠民医疗工程,实行单病种限价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实行药品零差率,临床路径,医师多点执业,规范服务行为。
年,医院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建医院专家及省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年积极推进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与酒泉人财保险公司、区民*局签订了“一站式”服务协议,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民*医疗救助“一站式”及时报结服务。
与此同时,五险合一医保报销系统开始试运行,跨省结算平台工作完成。全区26家一级医疗机构签署协议成为我院医联体成员单位,部分科室与我院优势学科建成专科联盟,医院将和各成员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增进各成员单位相互方面深度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实施这些医改*策的措施,密切了医患关系,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获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医院重视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技强院”的指导方针,加大科研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科研工作积极性,科研人才大量涌现,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开展了开展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CT冠状动脉肺动脉造影以及颅骨、关节三维重建技术、腹腔镜下肾盂旁巨大囊肿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术中组织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技术、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单管/多管定向颅内出血穿刺重洗引流术、前列腺气化电切术、腹腔镜在阑尾与疝气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胃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脑内肿瘤摘除术、脑损伤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起搏器植入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及各种复杂性四肢骨折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摘除术、鼻中隔偏曲等耳鼻喉手术,唇、腭裂修复等口腔手术。近10年来,共有20项科研课题获市、区科技进步奖。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多期省、市级学术研讨会及学术讲座,举办全省骨科讲习班,邀请德国、以色列专家教授来院进行讲座和示范手术,使广大医护人员开阔了眼见,增长了才干。
医院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医院文化建设。
年被甘肃省人民*府表彰为“甘肃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
年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医院”称号;
年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医德医风百日评比活动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档案局授予“机关档案管理省二级“称号;
年被酒泉地委、行署授予“全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年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医院”;
年外科被省卫生厅、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年被卫生部授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年中共酒泉市肃州区委、酒泉市肃州区人民*府授予“模范文明单位”,年中共肃州区委授予“同步小康先锋号”年被中共酒泉市委、市*府命名为“酒泉市文明单位”;
年被中共肃州区委授予“三型五好班子”,年被中共肃州区委授予“*务工作先进集体”;
年被肃州区委授予“先进基层*组织”;
年医院妇产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年甘肃省卫计委授予急救中心“保障医疗安全”示范科室。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01
内容来源
市二院
★02
内容监制
樊榕
★03
主办单位
肃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END
长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