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鼻炎知多少
TUhjnbcbe - 2021/4/27 12:37:00
白癜风用什么药涂抹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89.html

鼻炎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是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导致鼻塞、流鼻涕、嗅觉下降等,是临床常见病。如果长期不愈可以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

鼻炎司空见惯,又分门别类,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各种鼻炎病因不一,表现不同,治疗各异。其特点如下:

1.急性鼻炎:由病*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伴全身症状,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见。病情一般经过7~14天好转,抵抗力强者可自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急性传染病(如甲型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的前驱症状多伴有急性鼻炎的局部表现而缺乏传染病本身的特点,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2.慢性单纯性鼻炎: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细菌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表现为鼻黏膜的慢性充血肿胀。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和黏液性或黏液脓性鼻涕增多。突出于双鼻腔外侧壁的结构叫下鼻甲,它的周期性充血状态称之为生理性鼻周期,约间隔2~7小时。下鼻甲充血引起的鼻塞不属于鼻炎。悝性单纯性鼻炎治疗以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麻*素每日3次可改善症状。如病史长、症状重者,再辅予多种维生素、抗组胺药及中药。悭性单纯性鼻炎是可逆性疾病,多数患者经治疗可获痊愈。

3.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以鼻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质的增生肥厚为特征。此时黏膜增厚、组织弹性下降、鼻腔通气能力差。临床表现为双侧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鼻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揍出;可有嗅觉减退、耳鸣、听力减退;查体见:鼻黏膜淡红或暗红,下鼻甲肥厚弹性差。尤其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会出现三叉神经痛。慢性肥厚性鼻炎引起的头胀、头痛、精神委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萎缩性鼻炎:顾名思义就是鼻黏膜、鼻骨膜,特别是鼻甲骨的萎缩。此时鼻黏膜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虽然鼻腔宽大,但患者自觉通气不畅。此时鼻塞为鼻腔内脓痂阻塞所致;另鼻黏膜感觉神经萎缩、感觉迟钝而误认为鼻塞。当细菌感染时,其*素及排泄物等便会产生恶臭气味,称臭鼻症。本病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的目的是缩小鼻腔、减少鼻腔通气量、降低鼻黏膜水分蒸发和减轻黏膜干燥和结痂形成。

5.干燥性鼻炎:正常的鼻黏膜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分泌黏液,维持鼻腔的湿润。本病系鼻黏膜腺体萎缩后分泌减少引起的鼻黏膜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它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剌激,空气过热、过干)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患者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嗅觉一般不减退。本病下鼻甲无萎缩可与萎缩性鼻炎.作鉴别。局部可用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或鼻软裔等。

6.干酪性鼻炎:是_种罕见的鼻病,过去称为鼻腔胆脂瘤。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鼻外畸形。检查鼻腔内干酪样物堆积,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眼球移位。治疗措施为彻底清除鼻腔或鼻窦内干酪样物,并鼻腔冲洗。如发现有鼻息肉、肉芽组织、异物或死骨等,亦应一并清除。本病预后较好,治疗后多不复发。

7.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对吸入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如尘螨、霉菌、宠物毛等)过敏所致。40%~5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伴有支气管哮喘,这就是"上下呼吸道,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学说。

8.药物性鼻炎:系因长期滴用鼻减充血剂,如鼻眼净(滴鼻净)、麻*素及其他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所致鼻黏膜的慢性中*反应,故亦称“中*性鼻炎”。此外,服用利血平等降血压药、某些女性避孕药也可引起。

急、慢性鼻炎治疗不及时易成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所以要选择正规的专业机构辩证治治、长期跟踪、科学治疗。马丹阳——新一代鼻炎绿色整体疗法开创者,专注鼻炎二十余年,全国六千余家加盟店,治愈鼻炎患者超百万人。不打针、不吃药、不穿刺、不手术、轻松解决各种类型的鼻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鼻炎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