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病例分享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亲属活
TUhjnbcbe - 2021/4/4 19:58:00
昆明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1.html

如何应对肾移植患者的切口痛和内脏痛

让我们来看看在年度“围术期规范化镇痛管理病例征集大赛”

——获得8月亚*的

医院郑晓静医生的镇痛方案

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体中的应用

专家点评

疏树华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任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分娩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麻醉学杂志审稿专家。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0余年,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并正确地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重大技术难题。尤其在我院活体肾移植手术顺利开展、老年手术麻醉和围术期血液保护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主持三新项目7项,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获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医院领先技术二等奖3项。主持承担省、厅科研课题4项。共发表核心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2篇,中华杂志6篇。

本例患者为亲属活体肾移植,针对肾移植患者情况特殊,术后镇痛从切口痛和内脏痛两个方面来考虑,针对性地给予TAP阻滞来阻断切口伤害性刺激的传入,通过羟考酮的kappa受体激动来抑制内脏痛的传入,有效控制内脏痛,运用羟考酮联合TAP阻滞的多模式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病例小节

郑晓静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围术期镇痛及器官保护等领域,师从于安徽医院麻醉科疏树华教授。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病变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术后疼痛却会对器官移植患者产生多方面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的功能是否及时恢复,除与供体肾、手术和麻醉有一定关系外,积极完善术后镇痛同样关系到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而影响到移植肾的存活率及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羟考酮是阿片μ、κ双受体激动药,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已有文献报道小剂量可安全用于肾移植患者,本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羟考酮多模式镇痛,综合了TAP阻滞抑制切口疼痛,盐酸羟考酮抑制肾移植手术引起的内脏痛的优点,能够完善抑制肾移植术后急性疼痛,消除术后患者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

患者信息

性别:女年龄:25岁身高:cm体重:50kg

本院就诊日期:-06-19

病例概况

主诉:肾功能衰竭一年,透析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症状,医院,经检查发现血压升高达/mmHg,血肌酐umol/L,医院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半年,疗效不佳,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急诊肾功能示:血肌酐umol/L,双肾B超示:双肾弥漫性病变伴轻度萎缩。门诊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症期”收治我院拟行肾移植手术。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减少,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达/mmHg,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bidpo,盐酸可乐定片75ugbidpo进行降压,血压控制在-/80-90mmHg范围内;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术前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症期

拟行手术: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受体)

一般情况与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神清,精神良好,饮食睡眠可,活动自如,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鼻中隔无弯曲,口唇无紫绀,颈软、无抵抗,活动不受限,胸廓无畸形,双侧运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运动自如。

专科检查:双侧肋脊角无压痛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径路无深压痛,耻骨联合上区无充盈,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

-06-18急诊生化:ALT:8.3IU/L;AST:11.3IU/L;BUN:15.9mmol/L;CREA:.00umol/L;K+:4.86mmol/L;Na+:mmol/L;CL-:95.1mmol/L;Ca2+:2.8mmol/L;

-06-18血常规:Hb:80g/L;Hct:25.0%;PLT:×/L;

-06-18DIC全套:APTT:30秒;PT:10.20秒;

-06-12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内径37mm,室间隔厚度10mm,LVEF:54%;1.左室饱满;2.二尖瓣返流(少量);

-06-10B超:左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髂动静脉血流流畅;

-06-06胸片: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

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访视

伴随用药情况:非洛地平缓释片5mgbidpo;盐酸可乐定片75ugbidpo。

麻醉风险评估:ASA分级Ⅲ级

插管评估:张口度良好,MallampatiI级,甲颌间距7.5cm,颈部活动度正常,插管条件良好。

拟实行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气管内麻醉

麻醉情况

麻醉诱导:

1.常规心电监护,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体温监测,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

2.诱导前行术侧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药为0.%罗哌卡因20ml,5min及20min评价阻滞效果;

3.丙泊酚mg,咪达唑仑1mg,舒芬太尼20ug,顺阿曲库铵10mg,静脉注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控制呼吸(VTml,RR12次/分,I:E为1:2,氧流量2L/min),维持PETCO2在35~45mmHg。

术中:

1.插管完毕即刻设定TCI效应室浓度至丙泊酚1μg/ml、瑞芬太尼1.0ng/ml,切皮前2min分别调整TCI效应室浓度浓度至丙泊酚2.0μg/ml、瑞芬太尼3.0ng/ml,右美托咪定0.2ug/kg/h维持;

2.术中根据需要间断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使肌松充分、吸入七氟烷调整Narcotrend值维持在37-46之间;

3.手术开始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在移植肾动静脉开放前十分钟静脉滴注,补液以平衡盐溶液为主,以SVV为导向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维持SVV小于13%,使BP维持在较高水平(不低于术前血压的85%),移植肾血管开放时,给予呋塞米20mg静注。在手术开始前、移植肾血管开放前5-10分钟及开放后分别做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动态平衡。

麻醉时间min,手术时间min,总入量3ml,术中出血ml,尿量1ml。

手术结束前:

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用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15min停用七氟烷;

手术结束前十分钟停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

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盐酸羟考酮0.08mg/kg静脉注射。

苏醒与拔管(PACU):术毕停药后13min患者苏醒,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出气管导管。无不适主诉,无不良反应,送入PACU观察1小时后由移植病房医生及麻醉医生共同送回移植病房监护室。

麻醉中有无特殊情况:无

术后镇痛

PCA记录:

配方:羟考酮注射液40mg+托烷司琼8.96mg,用生理盐水配成mL。

参数设定:持续量2ml/h,自控量2ml,锁定时间20min,最大剂量8ml/h。

随访情况:

1.患者在术后6h内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小于2分,6h-24h期间VAS评分有所上升,但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小于3分,24-48h期间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小于2分,Ramsay镇静评分2分。(评分标准: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镇静深度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1分:清醒,烦躁不安,2分:清醒,安静合作,3分:欲睡,对指令反应敏捷,4分:入睡,呼之马上反应,5分:入睡,呼之反应迟钝,6分:沉睡,呼之无反应。)

2.PCA按压次数1次,有效PCA按压次数1次;

3.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4.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第二天肌酐、尿素氮大幅度下降(CREA:.5umol/L;BUN:3.27mmol/L),第三天恢复正常(CREA:80umol/L;BUN:4.2mmol/L),第五天、第十天维持稳定,未见术后不良并发症。

更多精彩病例内容,请登录“围术期规范化镇痛管理病例征集赛”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羟考酮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亲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