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干燥的冬季,频发流鼻血,你该如何处理远医
TUhjnbcbe - 2021/3/31 11:23:00

流鼻血(nosebleed)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10岁以下的儿童和50岁以上的成人中最为高发。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快速止血,还可以防止复发。而了解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则有助于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就医。如果你的家中有小孩和老人,那么你就更应该掌握止血的诀窍以及预防复发的方法。所以,今天让我带大家了解有效预防流鼻血以及相关的治疗方式。

造成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

要想弄明白鼻腔出血的原因,首先要了解鼻子的结构。在鼻腔中,区隔左右鼻孔的中间结构叫做‘鼻中隔’(nasalseptum)。在鼻中隔上分布着丰富的血管,鼻中隔前端的区域叫做‘Little’sarea’,有90%的鼻出血是这个部位引起的。另外10%发生在鼻中隔后部。

鼻中隔前端的血管细小且脆弱,容易破裂。任何小的外伤都可能造成这些细微血管的破裂,因此类似抠鼻孔,往鼻孔塞小物体,或无意中碰到鼻子等原因都会造成出血。

除了这些外伤,鼻腔压力陡增也可导致流血,比如哭闹时造成的面部充血,打喷嚏和便秘时的过度用力,甚至血压的增高等情况,也都可能导致小血管的破裂。

另外,我们娇气的鼻黏膜也会因为一些情况变得更加脆弱,比如感冒时的充血,细菌感染时的红肿,过敏时的胀大,干燥的空气引起的鼻黏膜结痂干裂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都可能导致流鼻血。

除了以上,还有一些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某些疾病引起的鼻出血,比如鼻中隔弯曲,鼻腔息肉,鼻腔癌,血管畸形,或是一些血液疾病等;再有,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造成流鼻血,比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降血凝药品。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导致鼻出血,那么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有效地止住鼻血?

首先,不要惊慌,找个椅子坐下,保持身体和头部前倾,避免血液流到口腔之中。如果已经流到口腔,就吐出来,而不要咽下去,防止血液刺激到胃部引发恶心和呕吐。

然后,用你的拇指和食指牢牢按住鼻翼两侧,保持10分钟,注意中间不要松手,完成这个步骤之后,轻轻擤去鼻中的血块,检查一下是否仍然出血,如果鼻血未止就再按10分钟。如果两次之后仍无法止住,那么就需要就医了。

在指压止血的基础上,还可以用放置冷毛巾或冰袋在鼻梁上的方法来辅助止血。而人们惯用的冷敷后脖颈的做法已经证实无效,可以摒弃。

这里专门再提醒一下,针对小孩子流鼻血,家长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平稳情绪,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避免由于哭闹导致的流血加重。

在帮孩子按压止血的过程中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冰棍或冷饮,在冲淡口腔里血的味道的同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如何防止鼻出血复发?

反复的流鼻血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建议大家采用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复发。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小技巧。

首先,避免在鼻血止住之后的24小时内做剧烈运动或其它可能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其次,也不要用很热的水洗澡,或食用过热的食物或饮品。再次,一定要避免抠鼻孔或擤鼻涕,打喷嚏时要张着嘴。

另外,如果鼻腔干燥,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生理盐水喷剂(normalsalinenasalspray),在澳洲常用的是FESS或者Flo,这类喷剂没有药物成分,可以反复多次使用。除此以外,也可使用凡士林(Vaseline)涂抹在鼻腔内来保湿,每天两次。这里要注意的是,凡士林这个办法并不适用于四岁以下的孩子,因为他们可能不会完全配合,涂抹的过程容易再次伤到鼻腔。

再有,如果鼻血是因感染引发,那么则需要涂抹抗生素类的药膏来治疗,在澳洲常用的药膏是Bactrobannasalointment。

最后,如果有便秘,则需要及时治疗,以预防因为用力排便导致的再次出血。

使用了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的次数。

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医生又是如何治疗的呢?

如果采用指压法及辅助手法无效,鼻血仍然源源不断流出;短时间内频繁复发;疑似因其它疾病或服用的药物引发,就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和位置使用相应的疗法。

第一种疗法是化学灼烧(chemicalburn)。对于鼻腔前部的出血,医生可以用浸有麻醉药物和收缩血管药物的棉球按压出血部位,先止血,再用硝酸银触在出血点上造成化学灼烧来封闭这条血管。

第二种疗法是在鼻腔放置棉棒(tampon)或气球(balloon)。棉棒会在鼻腔内吸水膨胀,利用膨胀造成的压力止血。气球也是同样的原理,把专门的气球放置在鼻腔内,再给气球充气,直到压力大到可以止血为止。

第三种疗法是阻断出血的血管。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开刀,或者血管造影来完成。这两者仅用于其它办法都无法止血的情况之下。

好了,今天这期关于流鼻血的相关知识就跟大家普及到这里。谢谢大家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燥的冬季,频发流鼻血,你该如何处理远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