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鼻血很常见,不少家长为此惊慌失措,习惯的做法往往是让宝宝把头抬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如何正确应对宝宝鼻出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鼻出血是怎么来的鼻腔里的黏膜特别薄,黏膜上分布着很多毛细血管,鼻中隔前下方黏膜下的血管尤其丰富,医学上叫“黎氏区”,这些血管分布表浅,肉眼可见呈丝状条纹,并互相交织成网状,是由多支动脉或分支组成的。该区黏膜较薄,加上常有鼻中隔骨棘突起,使局部血管弯曲膨胀,愈显变粗、外露。
空气进进出出于鼻腔,而“黎氏区”恰好裸露于前鼻孔附近,极易受到损伤,在急剧撞击、摩擦、不恰当挖鼻、用力擤鼻时,常使该区血管受损破裂、出血;又因该血管为动脉,故出血常不易自止。临床上约有85%以上的鼻出血往往来自这个部位,尤其是年幼的宝宝。
宝宝鼻出血不宜抬头宝宝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腔的前方,如果抬头的话,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气管甚至肺部。轻者可能引起气管炎、肺炎;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把血都咽下去,还可能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部不适、疼痛或呕吐。同时医生也无法估计出血量,不利于治疗。
宝宝鼻出血家庭救护法宝宝鼻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简单的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可用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
此时应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尽量将从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医院进行治疗。
可以在出血的鼻孔塞上经消*的棉花球,但千万不要慌张找餐巾纸往鼻子里乱塞,这样只能更加使黎氏区的黏膜和血管更加受损。
宝宝鼻出血的常见原因(1)气候关系。宝宝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干燥、炎热、寒冷等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2)外伤引起。宝宝跌倒撞伤鼻部出血,挖鼻孔引起鼻粘膜糜烂出血。
(3)鼻腔异物。宝宝把玩物,纸团,果皮,瓜子等塞进鼻腔继发感染,引起粘膜糜烂出血。
(4)发热。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鼻粘膜干燥微血管破裂出血。
(5)鼻炎。容易流鼻血的宝宝,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会因瘙痒感而常搓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6)生活作息不规律:许多宝宝因为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比较少,鼻粘膜本身就比较脆弱,身体虚弱时候就更容易破裂,引起出血。这样的宝宝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况。
(7)饮食原因。宝宝大多有厌食、偏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缺乏,机体皮肤黏膜的修复作用减弱,导致鼻出血。
(8)其他疾病所致。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也会以鼻出血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如果宝宝经常鼻出血,医院检查,排除是否患血液性等疾病的可能。
宝宝鼻出血的预防措施(1)首先要帮助宝宝改掉搓揉鼻子、挖鼻孔的不良习惯。流鼻血后,鼻黏膜的血管壁尚未完全长好前,如果再搓揉鼻子,会使血块提早脱落、血管丛糜烂而反复流鼻血。
(2)防止室内干燥。在干燥的天气里,可在室内放一盆水,或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
(3)积极防治鼻炎、鼻窦炎等疾病。鼻腔内可以涂一些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药膏,以防止鼻部粘膜干燥。
(4)平时应保证宝宝的正常作息。
(5)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中药食疗可调理对于鼻出血,中医认为治疗上应采用凉血止血的方法,可以用鲜藕、鲜梨、甘蔗、鲜生地各等分榨汁,每次服用1小杯,每日3~4次。鲜藕能够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鲜梨能够润肺清燥、养血生肌,甘蔗能够清热润燥、生津下气、补肺益胃,鲜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对于易发生鼻出血的宝宝,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均可食用。
也可用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起到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等功效,可用*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功效。
□编辑:丁自娟
□审核:doc.dingzj往期精彩回顾
“脾”吉泰来(中)——健“脾”动起来
“脾”吉泰来(上)
红外热成像与中医体质辨识
红外热成像与亚健康荷风送清气,莲蕊有香尘
灵橘仙家种,片叶百草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时
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
胆心何相照,睡好子午觉
保“胃”战,从健康早餐开始
·END·
宁海县治未病中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