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nasalpolyps):是水肿的鼻粘膜突入鼻腔而形成的赘生物,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内的钩突、筛泡、半月裂等处。发病率占总人口1%~4%,可单发或多发。鼻息肉复发倾向强,术后复发率可达15%~40%。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物。
临床表现
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单或双侧,
嗅觉减退,
多涕
头痛
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蛙鼻”
耳鸣、听力下降
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体征
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新生物(小者须收缩下鼻甲后方能发现),状如新鲜荔枝肉,触之柔软,不易出血,可移动,无触痛。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与中鼻甲不可分离,略硬,色稍红。
正常鼻腔
鼻息肉
后鼻孔息肉需作鼻咽镜检查,常在一侧后鼻孔发现上述典型病变,多为单个。
病因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中鼻道微环境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鼻变态反应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qE生成细胞,且其液体内gE水平増高,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3、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4、细菌超抗原学说金*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金*色葡萄球菌肠*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5、遗传学因素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一些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因素的潜在影响。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CT扫描
CT扫描可以显示息肉的完整范围,单独进行体格检查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规划手术治疗也需要成像。在CT扫描中,鼻息肉通常具有10-18Hunsfield单位的衰减,其类似于粘液的衰减。鼻息肉可能有钙化。
鉴别诊断
其他疾病可以模仿鼻息肉的外观,如果在检查中看到肿块,应该考虑。实例包括脑膨出,神经胶质瘤,倒置乳头状瘤和癌症。建议对单侧鼻息肉进行早期活检,以排除更严重的疾病,如癌症,乳头状瘤或真菌性鼻窦炎。
治疗
糖皮质激素疗法:
1、初发息肉较小或鼻甲息肉样变较轻者:口服强的松30mg/日、共7天,然后用鼻可灵鼻腔喷雾,每次50~ug,每日3~4次,可阻止息肉生长甚消失,控制复发。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口服强的松30~60mg/日,连服2周。
3、术后:鼻腔喷入,每日两次,连用1~2月。
手术:鼻内镜手术:
1、单纯鼻息肉摘除术。用于根蒂清楚,以前无鼻息肉切除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根蒂部,收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拉出。
2、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息肉摘除术。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代替,有多次鼻息肉切除史者。术中充分开放筛窦,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
手术适应症:
来自中鼻甲或中鼻道、单侧或双侧的鼻腔息肉,或后鼻孔息肉。已将鼻腔大部或完全堵塞,影响鼻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
心脑疾病或全身其它严重疾病,如哮喘发作期、出血性疾病或急性炎症期等。
鼻内镜术后处理
术后早期表现:
术后当天鼻腔少许渗血,头部胀痛,眶周痛,由于鼻腔填塞导致张口呼吸。待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上述症状即可改善。通常鼻腔填塞物取出的时间为24--48小时。术后早期黏膜肿胀和渗出。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的2天,手术创面的渗血在鼻腔内凝固、干硬,形成黑色的血痂。声明:本文部分内容转自HAOYISHENG,本文重在医学知识普及,不求任何经济效益,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
说起鼻息肉,很多人都会认为只不过是鼻子里长了块肉,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患病后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而且息肉会越长越大,甚至填满整个鼻腔,导致整个鼻子都会变形,成为“蛙鼻”。
鼻息肉的表现鼻息肉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鼻腔内可见到稀薄浆液性或黏稠、脓性分泌物,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通过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淡*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巨大鼻息肉可引起外鼻变形,鼻背变宽,形成“蛙鼻”。
鼻息肉的病因鼻息肉形成的原因主要因为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
鼻息肉的治疗对于鼻腔内小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控制生长的效果,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功能性内镜手术的效果优于鼻息肉切除术。针对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建议常规手术治疗。
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是运城市卫生系统重点专科。现有医护人员1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近年来与“西安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作,聘请权威教授,亲临科室对疑难病例、复杂手术给予指导,充分满足耳鼻喉科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治疗的需求。
科室设有耳、鼻、咽喉、头颈、变态反应室、眩晕门诊,以微创手术为主,长期开展鼻内镜下鼻息肉、慢性鼻窦炎、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等手术;耳内镜下外耳道及中耳手术,如乳突根治、改良乳突根治、外耳道及中耳肉芽切除等;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上颌窦根治、喉裂开、颌骨囊肿摘除、颌下腺切除、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等手术;用等离子治疗鼻出血、慢性鼻炎、会厌囊肿、耳廓假性囊肿等疗效满意。
联系电话-王主任林主任张主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