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不少姥姥或者奶奶带孩子,随身带着酒精,时不时地拿出小棉球来给孩子消*:
手法娴熟、动作细致、态度耐心,连哄带吓唬,在孩子的连蹬带踹不断反抗中顺利完成消灭细菌的任务,医院儿科护士,令人心中敬仰如滔滔江水。
快,狠,准!
现在看孩子的姥姥和奶奶们基本上是55-65岁的人,都经历过苦日子,她们小时候的学习途径比较少(就算有钱,买个电视还需要有电视票,美国的比尔·盖茨也还在穿着开裆裤、撒尿和泥儿),所以很多知识都是从她们的妈妈、奶奶、姥姥那里学来的。
可是,说好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呢?
到底是长辈说得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现代科学说得对(看得见、摸得着、有证据)?
还是说说细菌吧。您肯定给孩子喝过乳酸菌或者双歧杆菌的牛奶吧,而且是号称活菌的(不活的细菌不管事),鲜活的细菌喝下去,喝喝更健康。
个别好细菌例外,说个恶心的吧。
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表示:
肠胃须靠天然细菌来维持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但人们服用抗生素药物,会将所有细菌(不管对身体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全部歼灭,扰乱体内菌群的平衡,致使肠胃容易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Di?cile)感染。
据统计,由于这个有害细菌爆炸式的增长,美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感染这种恶菌,导致发烧、腹痛、严重腹泻,每年更有约.4万人因此死亡。
对这些病患而言,他们无法以抗生素治疗,只好用据说是有效又能节省成本的“粪便移植”的方法来治疗。有研究显示,粪便移植平均可为每位病患节省.7万美元。
研究指出:
健康人士的粪便含有数量相对较高的益菌,抗生素会不加区分地杀死人体内的各种细菌,导致病人肠道内的细菌平衡被破坏,严重时甚至会致命。而正常人的粪便往往是最可靠的有益细菌的来源。因此,医生通常会采用粪便移植的方法来为病人恢复细菌平衡。
怎么移植?
把便便装到胶囊里,吃下去!竟然还有胶囊是透明的!更逆天的还有:
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马克·史密斯竟然成立了一家“粪便银行”,而目前全美国47个州的家医院能提供此类“粪疗”(每次美元)。吃屎还得花钱,还47个州,还家医院,还美元,多块人民币!
话说在这上班得有多大的意志力啊!
大家肯定也听说了年8月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名叫埃里克的年轻男子,自己的一次便便卖到40美元的事吧:每天都“送货上门”捐献给一个名为“OpenBiome”的实验室去制药。
据OpenBiome实验室称:这些粪便在加入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要进行过滤。在除掉各种纤维后,最终剩下的“汤儿汤儿”就是充满有益细菌的“药”。它们接下来被送入冰柜“保鲜”。
这个称为“大便移植疗法”的特效药将通过两种方式进入患者体内:一个是经大肠镜从肛门输入,一个是通过鼻饲管进入肠道。
据称,接受此类粪便疗法的患者90%都改善了症状。
吃什么补什么,这不是中医的理论吗?这科学吗?
中医药里有味药叫人中*,就是用便便加工的,只不过是比美国的透明*金胶囊还要讲究,人中*是怎么制作的呢?
把甘草(一味常用的中药)粉碎为末,装入直径约4~6厘米的竹筒内,竹筒口用布片塞紧并用松香封口(注意一定要将竹筒外皮和竹青刮去,以利渗透)。
将竹筒浸入清水粪坑中2~3个月(一般是于冬季浸入,第二年春季取出),用清水漂洗20天左右,每日换水次,至无臭味为度。待阴干后将竹筒劈开,取出圆柱形的甘草粉,晒干即得。
注意了,这制作工艺是多么讲究啊!
治什么病啊?功效:清热、凉血、解*。主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斑疹、丹*、疮疡。
怎么吃啊?口服,当然是和别的药一起煎。
由于制作麻烦,吃着恶心,外加总有人攻击中医不科学。所以这味药现在应该很少有人用了,作为一种“中医是糟粕”的证据永远存在人们心中。但现在更生猛地吃法在美国这个科学象征的地方出现了。
可能这家美国便便银行的博士后小时候是在中国偏远农村长大的,深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个道理。
让我们把目光从金灿灿的胶囊上移开,转向另一片金灿灿的东西:沙漠。
那本来是一片原始森林,各种植物,各种动物,热闹非凡。
后来,人们为了卖钱把大树砍光了,为了怕狼吃羊把狼杀光了,为了怕*鼠狼吃鸡把*鼠狼杀光了……结果,大树没了不能给花草遮风挡雨了,狼没了野兔多了,*鼠狼没了老鼠多了……逐渐的……
天气变坏了,草地变秃了,森林变成了沙漠。
这叫生态破坏!
其实,人体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你必须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健康,如果孤立的看,孤立的治,就会让鲜活的、健康的(虽然你看到了很多不健康的问题)人体变成金灿灿的沙漠。
鼻中隔偏曲,你做个手术,偏是不偏了,但得了“空鼻症”,大家对空鼻症这个词可能已经熟悉了吧。
得了感染,用了大剂量抗生素,结果细菌感染没了,真菌感染出来了,更难治(医院里非常常见)。
得了癌症,用了放化疗,癌细胞杀得差不多了,好细胞也差不多了(医院治癌症的路子变了,不是上来就手术然后加放化疗那么生猛,不是上来就一条龙了)。
得了房颤,怕血栓形成造成脑梗塞,吃了抗凝药,脑梗塞发生的是少了,但是脑出血多了(现在房颤到底抗不抗凝国际上仍有争论)。
……
事实证明:单纯把治病看成治零件的疗法和药物,一般都是摁下葫芦起来瓢,越治病越多,大多数最后都失败了。
治病,治的是人,而不是人身上的某个零件。
不然,费半天劲还不知道为啥弄不成!
所以,人不是机器,不是皮带坏了换个皮带,齿轮坏了换个齿轮就行。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必须用整体的眼光、动态的眼光、辨证的眼光去看,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治。
基本上,如果一个人吃得饱睡得着,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一看就有精气神,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人很健康。
就算做个体检有些小指标不正常,可能也无关紧要。如果把某个指标看的太重要,非要吃药给弄正常了,那可能会导致*鼠狼是没了,但老鼠多起来了。
本节就先说到这里,好戏连篇,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