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历来在各大麻醉会议中广受欢迎的病例讨论环节。
此次病例讨论内容丰富,由刘前进教授带来的术中EtCO2突然下降病例起始。随后来自医院的两位青年主治医师*凝和范羽与大家分享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行急诊开腹手术和鼻内镜术后失明两则病例。在场学术界“大拿”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激励着广大青年医师们夯实临床功底、理清临床思路。我们在此做一简单的病例及精彩点评摘要。
刘前进教授
术中EtCO2突然下降
69岁,男性,因“左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栓塞”拟在全麻下行左肾切除+下腔静脉切开取栓+下腔静脉重建。
现病史:
患者两月前自觉左腹饱胀不适伴消瘦乏力,后逐渐出现腰围增大并伴有下肢水肿,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肾脏肿块伴下腔静脉阻塞。一月前,患者突发气急、胸闷,诊断为静脉血栓栓塞(VTE),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既往史: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7.1%);TIA
系统回顾:
干咳(始于术前6个月);气短(始于术前1个半月);低热(始于1月前);胸痛(胸前区紧迫感,与呼吸及用力有关;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缓解)
体格检查:
BP/71mmHg,HR91次/分,RR18次/分,SpO%(未吸氧),T36.8℃
无明显气急,长句需停顿。
辅助检查:
心超、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麻醉过程:
未行硬膜外阻滞:患者大剂量低分子肝素停药不足24小时
静脉通路:中心静脉(右侧颈内静脉)、8.5Fr.快速输液导管(左头静脉)、18G外周静脉;右桡动脉建立有创血压监测
诱导药物:丙泊酚、罗库溴铵、芬太尼;
插管顺利:8#气管导管
麻醉维持:七氟醚吸入、芬太尼输注、间断去氧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手术开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呼末二氧化碳偏低,几经调整呼吸机和更换监测取样系统没有明显改善(EtCO-30mmHg);手术进行到下腔静脉夹闭切开取栓时,患者EtCO2降至19-22mmHg,心率逐步增快并且需要逐渐增加升压药剂量;当完成下腔静脉修补并开放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率增至次/分,血压降至70/40mmHg且难以维持,加用血管加压素,此时EtCO-17mmHg。立即使用TEE进行评估:右房、右室显著增大;右室将室间隔推向左边,造成左室压迫;右室功能尚可;肺动脉主干内未见异物或栓塞。
讨论环节
病例概括:术前静脉血栓栓塞,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患者术中下腔静脉切开取栓过程中出现EtCO2进行性下降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TEE示右房右室显著增大,左室受压。
刘前进医生抛出问题:该患者EtCO2下降原因?
缪长虹教授:病人的问题——诱导后的EtCO2低,可能与右心功能低下有一定关系。术中应使用药物降低右心后负荷。另外应补充患者术中氧合情况的相关信息。
杭燕南教授:该患者存在多器官栓塞可能。术中EtCO2降低的原因值得讨论。应了解术前肺内血栓的大小。大剂量升压药可能降低术中CO2。
参会代表:肺内新发血栓/癌栓均可能是该患者术中EtCO2突然下降的原因,术前放置血栓滤网、术中及时放置ECMO可能能够改善预后。
薛张纲教授:LMWH抗凝效果弱于普通肝素。普通肝素还有溶栓作用,故认为该患者术前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更为合适,且治疗1个月以上为恰当。癌栓形成后相对稳定,脱落几率不大,故应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