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博士零风险手术后死亡
卫健委介入调查
院方:等尸检结果!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8月20日下午6时许
刚刚考取西北大学
级博士研究生的杨超宇
医院做了鼻中隔偏曲手术
术前风险评估NNIS分级为0
手术用时约28分钟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
这一场小手术却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术后8小时的21日凌晨4时许
杨超宇因“低钾血症、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一年前,杨超宇感觉呼吸有点困难
医院检查
只需做一个小手术就可缓解
今年暑假他激活了医保卡
加上离家近家人方便照顾
于是决定在位于山西太谷的
晋中市二院做鼻中隔偏曲手术
8月17日
杨超宇住进晋中市二院
随后进行手术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杨超宇的“肝功能、肾功
电解质”检验项目报告显示
钾测定值为3.84
在参考范围3.50-5.50内
有些偏低,但在正常范围内
该手术风险评估NNIS分级为0
杨超宇的父亲杨成告诉记者
儿子的手术用时约28分钟
做完手术后六个多小时
其子出现手脚无力、出虚汗等症状
我们把儿子出现的症状告诉医生
当时他们说估计术后没吃午饭
身体有些虚弱,需要补充一点能量
他们给儿子输了葡萄糖。
8月21日凌晨2点
杨超宇血压下降,心率降低
立即通知值班大夫
3时03分,检验科电话通知
值班报告为血钾1.4mmol/L
4时,呼吸和心跳为0,心跳、呼吸骤停
杨超宇的骤然离世
给家里人带来了巨大打击
据杨超宇的父亲说
杨超宇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年在福建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后
以第一名考试成绩考取
西北大学中国史学科专业研究生
今年又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
考取了西北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对于这样一个人才的陨落
大家都觉得非常可惜
杨超宇的爸爸为此一蹶不振
但坚医院讨要一个说法
29日上午周姓主任向记者表示
发生此事后
市卫健委委托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尸检
目前解剖已完成,有结果约需一个月
院方一直想弄清楚
为什么化验显示为因“低钾”去世
到底是因为自身、药物还是由于其他原因
现在都需要尸检结果证明
该负责人称
尸检结果会说明死亡直接原因
医院和患者家属双方对尸检结果存在异议
可申请委托卫健委、法院、医调委
部门组织召开事故鉴定会,进行责任认定
网友评论
零风险手术
真的存在所谓的“零”风险手术吗?
手术皆有风险!
不存在所谓“零”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同事常常被问及:手术大不大?风险高不高?很多人为了安慰患者家属,会用“小手术”、“风险不大”这样的词汇来安慰他们。
然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一方面,从患者自身来说,由于不同体质结构和疾病类型,遇到的风险也是千差万别、不可预判;另一方面,患者所使用的药物、麻醉、手术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不能规避或未知的风险。
以看似简单的麻醉为例,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1岁、30岁、80岁,哪怕是同样的疾病,在考虑麻醉方案时都有着天壤之别。不管任何一种麻醉方式,由于麻醉药固有的副作用、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手术等不良刺激,不可预见性地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手术没有大小之分,风险一定存在,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医患之间才能存在更多的信任,最大程度地降低彼此的误解。
微博网友评论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
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通用的
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来划分
将手术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变量的分值相加,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也就是说,0级手术风险,并非媒体所报道的0风险,只是说相对于其他级别的手术,存在着较低风险。
一个“级”字之差,加深了群众对此的误解,这并非咬文嚼字,而是概念上的认知错误。
另外,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后并发症也不是一回事,手术即使很顺利、风险低,但是术后的罕见并发症也会导致一些意外发生,跟这个手术风险评估关系也不大。
因此,再将0级手术风险与术后7小时后死亡完全挂钩,确实是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此最悲痛的莫过于杨超宇的亲人
以及计划明年结婚的女朋友
“也许留住你最好的方式
就是把自己变成你”
杨超宇的女朋友朋友圈写道
杨超宇的死因还需解刨结果的确定
但是在某些媒体的煽动下
使得原本如履薄冰的医患关系
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这不仅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希望真相尽快浮出水面减少悲剧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