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心深处对自身美貌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十几年来关于面部的美容整形手术量也在逐年上升。鼻位于面部中央,突出于表面,具有独特的位置和立体构造,好的鼻型对面容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01了解鼻整形手术的操作方法,制定系统手术方案,注意自体软骨制备
1、术前准备
所有就诊者进行血常规、凝血等常规检查,排除有凝血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可耐受手术,手术区域无急性炎症表现,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额外切口及创伤,麻醉的风险及意外,术后大概的预期效果,并自愿签署手术同意书。
完善鼻部整形手术前,主诊医师需熟练掌握面部解剖学,以及鼻部结构和特性,与面部其他器官合适的相互比例及和谐性,术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面部分析及设计,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手术方案,目前通用的测量方式是由Powell和Farkas等提出的。
2、自体软骨制备
(1)制备鼻中隔软
沿切口标线切开皮肤,依次分离组织,鼻翼软骨,由尾侧至鼻尖处,向上至鼻骨处,可见鼻软骨外侧与鼻中隔软骨,在连接处剪开软骨膜后锐性分离,打开鼻翼软骨内侧角后可见部分鼻翼软骨,暴露鼻中隔软骨。
估计切取范围,打开鼻骨膜后钝性分离,获取所需鼻中隔软骨,留取不少于10mm宽的支撑软骨于鼻中隔上部,以防鼻背部出现塌陷,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减少没必要的损伤,取下组织放在湿盐水纱布中备用。
(2)制备耳软骨
沿术前切口标线切开耳廓皮肤,依次分离找到软骨膜,剥离软骨表面皮肤,根据术中移植所需形状和用量切取耳软骨,放在湿盐水纱布中保存,皮下用6-0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用6-0尼龙线缝合,术区消毒后加压包扎。
(3)自体软骨植入
根据患者需求修剪软骨形状,一般为盾形或帽状,如患者鼻尖低平、圆盾,也可修剪成双叉形,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将修剪好的软骨植入物放置在鼻中隔末端,调整高度观察是否满意,固定使用5-0可吸收线缝合,另一侧在鼻翼软骨鼻尖部缝合,用5-0可吸收线褥式缝合收拢内侧角固定鼻翼。
在高出顶端约2mm处缝合两侧中间角和内侧角,形成鼻尖突出点,调整位置检查是否合适,关闭切口,用6-0丝线缝合皮下,用5-0丝线缝合皮内,消毒清洁术区,术后面部使用鼻架胶带固定,加压包扎不少于7天,抗生素使用3-5天,鼻内填充油沙布至少2天,7-9天拆除鼻部缝线和耳后缝线,观察创口愈合情况。
02鼻整形术中使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作为填充物,手术风险较低
对于鼻整形选用植入物来进行鼻尖整形,自体软骨仍然是比较推荐的组织,特别是在鼻尖高度和形态方面,大多使用的是自体肋软骨,鼻中隔软骨或耳软骨作为移植,但实际临床应用中,肋软骨作为移植组织与鼻中隔软骨或者耳软骨相比仍存在部分争议。
肋软骨能提供较多的软骨组织量,吸收率在三种自体软骨中也是最小的,但是供区损伤不可避免,很多前来就诊者不愿接受切开胸部肋弓软骨处获取软骨组织,术区虽然隐蔽但仍有可能造成血胸或气胸的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
同时肋软骨随年龄增长或体质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钙化,弯曲或变形,影响手术效果,造成术后部分患者鼻尖部较硬或轮廓明显,处理不好可造成触感不佳或僵硬,一般患者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或存在其他供区部位损伤不会轻易采用。
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骨量较为有限,一般来说仅用于鼻尖区域手术,因不能满足鼻背填充的需要量,故不适合鼻背部的手术,很多类型的鼻部整形手术也常常联合用到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如鼻基底处塌陷矫正,鞍鼻奇形矫正,鼻翼退化奇形矫正等,自体软骨组织作为移植物兼容性很好,与周围组织能融为一体。
且不会出现排斥反映,术后较稳固,吸收率低,一般不会出现移位,不需要血液供应仍能存活,手术操作获取较为容易,且自体软骨易于雕刻修剪,术后手感接近真实,可触摸鼻头部,不必担心日常鼻部接触,另一方面适当切取软骨量对软骨供区的功能和美观一般没有太多影响。
关于建议使用鼻中隔软骨或耳软骨作为鼻部支架的报道也有很多,但对于鼻尖回弹度仍有一定的争议,相对于耳软骨来说,亚洲人种鼻中隔软骨组织含量更为缺乏,且厚度不及耳软骨,一些患者因自身鼻部条件不佳。
不建议采用鼻中隔软骨作为移植物,而耳廓软骨有一定的弧度,作为鼻小柱支撑时后期可能会因弯曲而影响手术整体效果,但作为鼻尖支撑时不仅能增加鼻尖部的弧度,紧贴鼻小柱与鼻尖,而且抬高鼻尖高度也正好适合。
在鼻整形术中,要将自体软骨修剪成不同类型的形状来打造鼻尖的形态,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Sheen建议的盾形和Peck采用的帽状。盾形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能加强鼻翼软骨的中间角,但对鼻尖抬高的能力有限,将盾形移植物植入内侧角。
重新打造鼻尖小叶的轮廓,可以有效避免鼻尖增高后过度上旋,皮肤较厚患者,修剪软骨植入物稍厚可增加鼻尖突出度,皮肤较薄的患者尽量将移植物修建薄又宽,避免术后出现软骨轮廓明显。
帽状植入物虽然能突出鼻尖,但是对鼻翼支撑较弱,更多作用是为了改善鼻尖清晰度,帽状植入物通常放置在鼻翼下外侧软骨旁,可以使皮肤较薄者鼻尖更加自然;还有部分患者鼻背长度可但鼻尖处皮肤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尖皮肤的收缩,可修剪植入物成双叉形来维持鼻尖稳定,以及鼻翼形态的对称。
部分手术医师为达到延长鼻小柱目的,修剪软骨时成条状移植物,固定在鼻小柱内侧角及外侧软骨之间,用来提升鼻尖高度,但因为支撑力度不佳,软骨植入物很容易向下向外延生,存在移植物突出的风险。
患者对手术的要求也更加理性,不盲目追随西方的面部参数,要求形态夸张的欧美鼻型,而是更多的追求大方和自然的鼻子,这也使得自体软骨的应用有了进展的空间,在了解到肋软骨的使用可能会有一定风险造成并发症后,而选择了创伤小,手术快的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作为植入物使用,从目前的手术效果看来,确实值得推广。
结语:在鼻整形手术中,接诊医师根据各种前来求美者面部基础的不同,选择手术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在鼻整形术中,使用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作为塑形植入材料,相对其他材料来说对鼻头处皮肤损伤较小,且相容性高,无排斥反应,针对东方人面部的特点,对今后整形领域鼻部整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医美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