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本周人工智能突破蛋白质预测辉瑞新冠口服
TUhjnbcbe - 2024/10/23 16:49:00

/12/19~12/25

本周关键词:坚韧

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预测,解决了一个在待办事项清单上50年的科学问题;康希诺公布其新冠疫苗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数据,保护效果十分显著;糖尿病创新疗法的推出将撼动胰岛素百年来一线地位。与此同时,主打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的健世科技再度冲刺港交所。基于以上,本周行业关键词总结为“坚韧”。

——硬科技·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团队

本周要点---

-《科学》年度突破: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预测

-预测:血液测试突破或将推动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诊断

-开发糖尿病创新疗法,「银诺医药」获1.2亿美元A轮融资

-康希诺公布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数据

-辉瑞新冠口服药获得美国FDA紧急授权

-FDA批准首款长效HIV暴露前预防用药,每两个月注射1次!

-健世科技再度冲刺港交所:主打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

-蓝皓生物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深耕口腔再生修复材料和医美赛道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5号)(年第号)

前沿动态

1《科学》年度突破: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预测|Science封面故事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它们的功能(几乎所有生物学过程的核心)都与其三维形状直接相关。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被蛋白质的准确预测困扰着,而同时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别提出了AlphaFold和RoseTTA-fold。

硬·点评:一个在待办事项清单上50年的科学问题被解决了,科学发现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2预测/血液测试突破或将推动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诊断

牛津帕金森病中心筛查识别帕金森率高达89%。该中心研究人员展示的测试原理,通过腰椎穿刺从下脊柱采集脑脊液样本,使用实时震动诱导转换方法将样本和特殊标记的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研究核心)颗粒样本震荡混合,观察分析蛋白质反应(包括特征性的蛋白质团块是否开始生长)。

硬·点评:生物医学攻克神经退行性疾病,希望的开始。

研发大事件

3开发糖尿病创新疗法,「银诺医药」获1.2亿美元A轮融资

银诺医药创新药苏帕鲁肽(长效人源GLP-1)正在开展临床3期研究,其特色在于:不仅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能促进β细胞再生、提升β细胞质量,是治疗糖尿病标本兼顾的策略。

硬·点评:GLP-1一出,撼动胰岛素百年来一线地位,谁与争锋?

4康希诺开盘即涨公布单剂疫苗首个大规模临床数据

24日,康希诺生物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的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最终有效率和期中安全性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健康人群中接种1剂克威莎后安全、有效。14天后,重症保护率为96.0%,总体保护率为63.7%,无一例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硬·点评:不仅注射型疫苗靠谱,联用其雾化吸入疫苗更佳。

5FDA批准首款长效HIV暴露前预防用药,每两个月注射1次!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控股公司ViiVHealthcare开发的Apreude(cabotegravir缓释注射混悬剂)用于体重至少35公斤的高危成年人和青少年的暴露前预防,以降低性感染HIV的风险。Apreude开始给药是间隔一个月注射两次,随后每两个月注射一次。

硬·点评:一年打六针,HIV流行终结者。

6辉瑞新冠口服药获得美国FDA紧急授权

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为辉瑞的Paxlovid给予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出现轻度至中度新冠病毒症状的成人和儿童。根据FDA发布的新闻稿,该口服药用于12岁以上,体重不低于40公斤(约88磅),新冠检测阳性的人群。此外,如果病程有高度风险发展为重症,包括住院或死亡的人也适用于该药物。

硬·点评:辉瑞PK默沙东,谁会成为新冠特效药?

融资上市

7健世科技再度冲刺港交所:主打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这是健世科技第二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该公司称旗核心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LuX-Valve一经批准,便可迅速占领中国及全球规模庞大且渗透度不足的三尖瓣返流介入治疗市场。

硬·点评:一年两次冲刺IPO,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

8蓝皓生物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深耕口腔再生修复材料和医美赛道

青岛蓝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近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公司定位于上游口腔再生修复材料和医美产品的开发,如口腔骨粉、胶原修复材料等。

硬·点评:从根本发力,把握行业命脉,发展思路清晰。

政策风向

9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5号)(年第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半导体激光治疗机、鼻内窥镜等18个品种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共39批(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硬·点评:谁也逃不过药监局的“火眼金睛”,包括一些知名上市企业。

Staysharp!StayHealthy!

-END-

数据支持:智慧芽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周人工智能突破蛋白质预测辉瑞新冠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