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津80后成改善购房主力环城四区项目最受青睐
TUhjnbcbe - 2020/7/15 10:06:00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津80后成改善购房主力 环城四区项目最受青睐


国家对改善房的鼓励*策,让大批正在或已经从“小俩口”升级到“三口之家”的“80后家庭”,开始对改善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未来几年内,“80后”将成为改善房的购买主力。


调查:“80后”热衷改善房


最大的“80后”今年已经35岁,而最小的“80后”也有26岁。可以说,“8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阶层,无论从生产能力还是消费能力,都已经或即将成为最具话语权的一代人。在最大的消费市场—房地产市场中更是能够体现他们的实力。近几个月,在多个楼盘的售楼处采访时,都能看到大批前来看房的“80后”消费者。除了婚房外,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市场正在热炒的改善房。


在三家售楼处调查了30个批次的看房者(每个家庭或同行者算一批),其中,“80后”有11批,超过三分之一,“70后”有8批,“90后”有6批,其余几个批次的年龄层各不相同,但比例都不大。可以看出,“80后”已经成为购房重点人群,并很可能即将成为未来改善房的购买主力。


在某售楼处,采访了一家三口一起来看房的“80后夫妇”杨先生和夫人,他们的孩子刚满两岁,还坐在婴儿车里。杨先生说,自己最近一直在看房,目的就是改善,“我现在的房子70多平方米,虽然也是个小两室,但将来孩子长大点肯定住着不方便。最近*策鼓励买改善房,我打算趁着好时候赶紧升级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哪怕从市里搬到环城四区,开车其实也很方便,而且将来我们的父母从外地来看孙子,也能有地方住。”


接受采访的另一家人更是热闹,同为“80后”的王先生和夫人准确地说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快四岁,另一个孩子即将在三个月后出生。王先生告诉,他最近在看的是几个别墅项目,打算趁着*策鼓励购房,早点让家里人圆了别墅梦。王先生说,“我一提换房子,我们家里人都想买个别墅,尤其是我女儿,天天喊着要住大别墅。正好我听说二套房贷降到四成了,干脆直接把原来那套卖掉,加点钱换成别墅得了。孩子多了,住着也宽敞,比市里的高层贵不了多少钱。”


在多个售楼处里,遇到的像上述两位这样,为了孩子而来看房的“80后”不在少数。不过也有的人并不是为了孩子而买改善房,有的人是为了照顾老人,有的人是为了投资,或者单纯想换个片区上班方便。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改善家庭的居住环境,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成为这些“80后”的共同需求。某售楼处的销售员小郑说,“谁都希望再买房能买比原来更好的,我见过独单想换偏单的,见过老房子想换电梯洋房的,也见过住高层想换别墅的。总之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房间多一间就算改善


曾对改善房做过一次调查,在无条件的街头随机调查中,多数人认为单从面积上来看,150平方米才能算作改善房。那么具体到“80后”又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呢?


上文说到的杨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家原来的房子只有70平方米,但打算购买的房子超过120平方米,对他来说,这次换房绝对可以算作改善。杨先生说,“我并不认为改善房应该有个具体的标准,像我这样的情况,自然认为120平方米就算改善了,但如果人家原来就住120平方米,再改善可能要超过这个面积,比如200平方米的。所以我觉得改善只是一种个人体验,没有绝对标准。”那么按照这个说法,首次购房者从无到有也算改善吗?“应该算吧,或许国家应该有个最低标准,比如多大面积的房子才能算改善房,并且*策如果能够给予符合标准的改善房更多购买优惠,那肯定能鼓励改善房市场。”


不过,杨先生这个建议很容易让人想到前几年的“70/90*策”,刻意制定的标准,却造成了大量小面积户型成为空置房,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淘汰。


那么对于“80后”来说,究竟多大面积的房子才算改善呢?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80后”在购买改善房时,都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居室。比如原来是一居室的想换两居室,两居室的再买房就想买三居室。毕竟多一个房间,就能让房子多出很多功能。上文采访的王先生说,“我原来的房子也不小,也是两居室,我们两口子加一个孩子住一点问题没有,但如果老二一出生,将来就有点挤了。虽然说放两个小床也行,但这不是赶上好*策了吗,一套别墅至少三个卧室,住起来多宽敞,加上小院儿,孩子们还有玩的地方,这才叫改善啊。”


而在另一个高层楼盘的售楼处,看房者刘先生则表示,他原来在和平区买了一套一居室,是为了给孩子做学区房用,但最近学区房*策变化后他打算把那套房子卖掉,换一套大点的两居室。刘先生说,“原来想着为了孩子上学就凑合凑合,没想到入学*策一变,孩子将来上哪个中学都不好说了,干脆,换个两居室还住着舒服点,也算改善改善吧。”


如同上述两位一样,在许多“80后”看来,房间数量的增加是改善的最明显特征之一。这也成为“80后”群体在看待改善房问题上,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不同观点。


改善不只是房子大一点


改善房必须是新房吗?如果是由小一点的二手房换一套大一点的二手房算改善房吗?“80后”购房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80后”购房者朱先生刚刚在河西区买了一套二手房,这套二手房面积100多平方米,用掉了他50多万元的首付和80万元的贷款。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几乎花掉了他所有的积蓄,并且每个月的房贷让他也有了更大压力。


朱先生说,“我第一套房子买的就是二手房,就在这个小区里,只是面积小,只有60多平方米,贷款也没用多少,月供方面几乎没压力。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的父母就长期住在天津帮我们照顾孩子,全家人一起凑合着。后来想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毕竟我们俩上班都很忙,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照顾,干脆就一狠心,把老家的房子卖掉,在同小区又买了一套大的。”


不过在朱先生看来,房子虽然大了,但这并不能算改善,“谈不上改善,还是老房子,还在同小区。这个小区很老了,物业也不好,我买它一是为了方便,二是同事低价转让,我不想放弃。虽然买了大房子,但生活压力反而大了,一点也没有改善。”


在朱先生看来,真要改善就必须买套新房子,“老社区往往管理比较混乱,物业水平也差,抢车位抢到每天精神压力极大。改善至少要有优美的小区环境,完善的物业管理,住得舒适、舒心才算改善啊。”


对多位“80后”的采访中也得到类似答案,有一半以上的“80后”都认为改善房就应该是新房子,而不能仅仅以面积和大小来看。由此得出,“80后”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室内,而且还延伸到了小区环境。这与过去几代人的需求有明显变化。


改善住房倾向环城四区


对于“80后”来说,在选择改善房时更倾向哪个片区呢?在房价高企的市内六区,年轻人买房仍是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为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户型都是市内六区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房型。较低的总价、齐备的功能、便利的交通、便利的配套等都是小户型受欢迎的原因。但是,如果要改善住房,显然小户型已经很难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


今年刚刚步入30岁的崔先生,4年前结婚时家人帮忙拿了首付,在南开区买了一套不到60平方米的小户型二手房。经过几年的创业和财富积累,崔先生靠自己的努力慢慢还清了贷款,也终于有能力再买一套大房子给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宝宝,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在选择区域时,崔先生说,“有了孩子以后妻子就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了,我每天事情很多,出差是家常便饭,所以住在哪个区其实都不重要。我看了看同样的价格要买大一点的,还是去环城四区比较合适。比如西青这里就有不少选择,中北镇那边也可以。一来离南开区不远,更习惯一点,二来配套也很丰富,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响。太远的地方,比如团泊、双港那边也有不错的选择,但配套可能还差点。”


如崔先生一样,许多“80后”在选择改善房时,开始把目光集中在环城四区。尤其是地铁周边,包括未来规划中的多条线路附近,都有许多楼盘可供选择。同时这些楼盘的周围也已建成或在建许多商业、学校、医疗等配套设施。由此可见,改善性住房不仅仅取决于环境的变更,更多的是居住配套设施的提升。在“80后”对改善房的需求中,周边配套建设也将影响他们的选择,这些对开发商来说都是必须关注的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津80后成改善购房主力环城四区项目最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