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
一
面
媒体上常见“中国式过马路”的文字和图象,比如扎堆儿闯红灯,翻越护栏,人车混行,互不让道等等讥讽加嘲笑,意在说明中国人素质太低。让人看了也真觉得很没面子。
然而,你是时下生活在中国城乡普通的一员(包括有车一族,非警车开道的权贵),在感到羞愧时就很觉不公。无论城乡,尤其大中城市,公车私车之多,几乎占挤了所有能行进的道路,即便停下来不动,也要雄占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不要说煞有介事的盲人道,就是明眼人行走也十分艰难了。城市马路越修越宽,20米、30米、50米、N米,单向可并行3辆4辆汽车,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仍被暂停和行进的汽车挤对着。不少城市就公然在那里划出停车位来,公然地收取停车费。
宽敞的大马路看起来很美,也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然给从马路这边过那边的行人造成极大的困难。虽然设计有车行车停的红绿灯标志,然那是以车为本的设计,正面行进的车是停下来了,可左右拐弯的车照行不误,这可苦了过马路的步行人,每次过马路无不左顾右盼,战战兢兢,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多病身有残疾者。即使再多建几座天桥,上下不便的还是步行的芸芸大众。
据说,发达文明国家的设计是以人为本,宁可让车多停点时间,也要让行人顺利过马路。再说驾驶者文明礼貌,不醉酒开车,不开飞车,说俗了就是车让人而不是撞人,特别关注那些步行过马路的弱者。这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治问题,应该从每一张驾驶证的考取和颁发、行车与执法贯穿始终。如果这样做了,就是抓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行车文明了,过马路不文明的一面就会有效克服。嘲笑是无用的,管理文明才是关键。
宠物狗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人的生活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就拿养狗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据说是狗与人争粮食,一纸通令,狗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如今据说粮食多得吃不了,中国人养几亿狗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而且据养狗者说,那不叫狗,是宠物,取宠爱之意。狗是动物,上帝赋予它生命,必有其生存之理。所以不能仅以其作用而定存亡,过去是看家护院,牧羊猎兽;如今是供人逗玩取乐、消愁解闷,故不叫狗而名宠物。我所见闻,倒也名副其实,无论壮男少妇,早晚遛狗,慢步随之,怀中抱之,食之鸡鸭鱼肉奶,穿之式样新奇繁,奉养之恭,较之其老爸老妈强百倍。更有口呼亲亲、乖乖、蛋蛋、囡囡等等,犹如娇儿爱女,其相互亲吻、抚摸、偎依,或人狗摸爬滚打,或让狗蹦跳吠、追逐撕咬,撒欢性爱,拍手大笑,可谓宠酷了。养宠物狗自得其乐也许是性情中人,此为宠的一面。
然另一面,则让人恶心生厌。比如遛宠物狗不加绳索,任其随地大小便而不清理,污染环境,遗患他人;愣不防狂叫恶吠,甚至吞咬行人,使人受惊受伤,无辜遭害。更可憎的是养狗人竟将藏獒、牧羊犬等凶猛大狗当作宠物,在稠人广众的园林湖畔,遛狗亦不套索,如果你提出质问,他或她会漫不经心地答曰:“狗不咬人!”若质之,“子非狗,焉知狗不咬人。”恐惹怒了会怂恿恶狗扑咬。我写此文并非是为了攻讦养宠物者,实在是早晚散步过马路时心惊胆颤外,就是常常遭遇那些宠物狗的威胁了,使你本来轻松愉快的心情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不由得感叹人生之艰。如果以为我说得夸张,请君稍稍留意一下眼见和媒体对宠物狗伤害人生命安全报道的事实。至于职能部门的管理,也像时下许多方面一样,捕老鼠的猫隔三岔五地叫上几声,老鼠是否跑了或闹腾的更欢,不干卿事!
事物的另一面还可举得更多,意在让人、尤其是公仆们明白,民间尚有许多事情到了该尽责的时候了。*绩、*绩,关注民生,保障一处一地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无有忧虑的生活才是官人最大的*绩。
相关美文阅读:·腐败升级;“潜规则”升为“明规则”!·収钱就应该办事·路人哄抢侧翻汽车葡萄是谁的耻辱?·关于车的记忆·淮南新任市委书记方西屏对民企高看一眼厚爱有加·广告的“精神文明”·“汽车下乡”为何这么难·雪乡昔今·美国无人驾驶汽车10年内将上路(图)·中国何时倡导无汽车日?·挥手·不
妨
上
问·赵村“逸夫小学”之痛·汽车速度太快空中翻转挂屋檐
司机毫发无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