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是只有感冒才会鼻塞让专家为你找出恼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不是只有感冒才会鼻塞

生活中你有鼻塞的烦恼吗?

你知道鼻塞背后的真正原因吗?

恼人的鼻塞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温小卫就带你来听听

专家的意见!

倪丽艳

温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鼻科亚专科组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变态反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耳级听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浙江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严重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后鼻孔闭锁等;泪囊鼻腔吻合术、视神经减压术、鼻眼交界性肿瘤等鼻眼相关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治疗复发性鼻咽癌、脑脊液鼻漏、鼻颅沟通性肿瘤等颅底手术等;中耳疾病及面神经疾病的耳显微外科手术,喉显微术,喉肿瘤外科手术,儿童及成人鼾症的手术治疗等。

临床上常见的鼻症状有:

鼻塞、鼻痒、喷嚏、流涕、鼻出血

鼻源性头痛、鼻音和嗅觉障碍等

凡是引起鼻腔通气障碍的疾病,包括鼻部和鼻咽部疾病,也可见于某些全身疾病。不同年龄段病因不同。成人鼻塞的常见原因有各种鼻炎(包括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各种鼻窦炎、鼻息肉、鼻及鼻咽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鼻中隔偏曲等。婴幼儿及儿童期鼻塞见于先天性鼻部畸形(比如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当然鼻、鼻窦炎也是儿童常见鼻塞原因。全身因素也可导致鼻塞,如内分泌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基础代谢减弱,组织亲水性增高造成的水肿、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微血管病变,鼻粘膜微血管长期淤血也可引起鼻塞、青春期鼻粘膜腺体功能旺盛),全身血管收缩失调,以及服用降压药等。

鼻塞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间歇性、交替性、阵发性、进行性或者持续性,也可分为单侧鼻塞和双侧鼻塞。

鼻炎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

急性鼻炎时,鼻塞为期较短,常伴有清水样涕和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慢性鼻炎的单纯性鼻炎的鼻塞表现为间歇性和交替性,在夜间、静坐、寒冷时加重,侧卧位时下侧鼻塞较重;肥厚性鼻炎多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不受体位影响,且常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闭塞感,少数患者可能有嗅觉减退。

还有萎缩性鼻炎也可引起鼻塞,主要是由鼻腔内干脓痂所致,或因鼻粘膜神经萎缩,感觉迟钝,鼻腔虽无脓痂,鼻腔通畅,但因鼻腔宽大,呼吸气流压力降低,患者自觉通气不畅,故有“假性鼻塞”或功能性鼻塞之称。

过敏性鼻炎的鼻塞为阵发性,发作时往往伴有鼻内发痒、喷嚏、流清涕等症状,与急性鼻炎相似,但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鼻窦炎引起的鼻塞多伴有脓涕,如并发鼻息肉,鼻塞更严重,可为进行性或持续性,伴或不伴头痛。

鼻息肉引起的鼻塞以双侧发病多见,常表现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并渐进性加重,若息肉体积增大可阻塞鼻腔通气,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

鼻中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粘膜肥厚、鼻中隔血肿和脓肿等均可引起鼻塞,鼻中隔偏曲有时不仅偏曲侧鼻塞,对侧由于鼻甲代偿性肥大也可出现鼻塞现象。

鼻、鼻窦、鼻咽部肿瘤所致鼻塞呈进行性,鼻塞随肿瘤生长而逐渐加重。良性肿瘤进展缓慢,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多伴有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

另外,长期应用减充血剂滴鼻会造成药物性鼻炎,可出现持续性鼻塞。

鼻塞是鼻及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凡鼻塞者无论轻重,若伴有鼻出血,甚至仅少许涕中带血丝,也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医院做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不可掉以轻心。长期鼻塞会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影响了健康,儿童因鼻塞张口呼吸影响了下颌骨发育、打鼾严重会影响生长发育,时间较长或者程医院就诊,早就医,早治疗。

鼻腔和鼻咽部位置深,需要借用特殊工具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有前鼻镜检查和间接鼻咽镜检查,检查鼻甲、鼻道和后鼻孔的形态、大小、颜色、分泌物等,更进一步可行鼻内镜检查,可以发现鼻腔的早期肿瘤,还可在直视下取活检,行电凝固止血等。而鼻窦检查可行鼻窦CT及MRI等。

鼻、鼻窦炎性疾病首选药物治疗,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鼻内减充血剂,首选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急性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根除病因,加强机体抵抗力。过敏性鼻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也可行脱敏治疗。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或鼻解剖结构异常者,其首选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鼻窦、鼻咽部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部分肿瘤辅以放射治疗,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但有10-20%放疗不敏感,对这部分不敏感的肿瘤实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缓解鼻塞重要的是解除鼻腔和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可用生理盐水每日冲洗1~2次,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鼻腔鼻窦分泌物的排出,体育锻炼同时也增强了体质,当然还需要加强营养,改善环境和个人卫生,补充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等,这样也可缓解和预防鼻及鼻窦炎症引起的鼻塞。

来源:主播建芳、温州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