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喷雾剂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场景一
一日,一位早期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患者,拿到了医生给她开具的药品“缩宫素鼻喷雾剂”。
当我告诉它这药是喷鼻子使用时,她很诧异:“WHAT?你们弄错了吧,医生告诉我开的是修复子宫的药,你们给我这个喷鼻子的药干嘛?我鼻子没问题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详细解释说明,它虽是喷在鼻腔,但能作用于全身,所以可促进她的子宫恢复,我们没有发错药。
场景二
一天,一位患慢性鼻炎的小朋友的家长,拿着他们小孩的药品——“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来到咨询窗口,说医生告诉他们,小孩治疗鼻炎需要长期使用这个药品。
可他们百度后,发现这个药物属于激素类,而他们常听人称激素为“恶魔”,不敢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询问能不能换药。
我倾尽所学,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孩子父母解释,药物是经鼻腔局部给药的,只要操作方法无误,用药后只发挥局部效果,基本不会吸收进入全身,不会发生他们所担心的“恶魔”危害,故而不用过分紧张不敢使用。
场景三
有一天,一位患者拿完鼻喷雾剂后就问:“你们对于患者使用鼻喷雾剂是不是有双重解释?你们每次跟我说的都是这药是局部用的,基本不会被我的身体吸收,可是我有位朋友说她拿药时你们解释是鼻子给药可以作用于全身的呀,这算‘双标’吗?你们这不坑人嘛!也太会忽悠人了。”
于是我竭尽全力,耐心给他讲述半天,最终才换得她的认可(内心os:又碰到了一个死磕到底的人啊)。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鼻喷雾剂,其实多的是你们不知道的事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鼻腔给药制剂。
实际上,鼻腔给药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早在汉代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其治“卒死”系以“韭捣汁,灌鼻中”,开窍回苏。《本草纲目》中也提到:巴豆油纸拈,燃烟熏鼻,治疗中风痰厥、气厥、中毒等病症。
现代医学将鼻腔以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包括鼻前庭、呼吸区和嗅区。其中呼吸区是鼻腔中最大的部分,其黏膜下血管丰富,小静脉、小动脉、毛细管、淋巴管交织成网。黏膜最重要的结构是脂质双分子层。它就像看门神一样,让物质在鼻腔与身体中进行交换。当你是小分子、亲脂性的药物时,它就让你通过。当你是大分子,非亲脂性的药物时,它则会挡住你,不让你进入人体。
现在,我们带着这个理论回到场景一。缩宫素是一种小分子、亲脂性的药物,能通过鼻黏膜迅速吸收,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之所以将这种作用于全身的药物做成鼻腔给药方式,是因为某些药物口服后,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前,就会在肠黏膜和肝脏处被代谢掉,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
而其他给药途径,如打针,患者自己无法操作,医院又很麻烦,所以就被制成鼻腔给药制剂。
我们再来看看场景二:糠酸莫米松是非亲脂性的药物,参照上面理论,鼻黏膜不会给它放行进入血循环。
因此,它只能在鼻腔局部发挥作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情况下因药物离病患区域近,能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而它基本进入不了全身,也不会影响宝宝们的健康成长。
场景三,无需多做解释了吧。那位患者只是粗略地看到了鼻喷雾剂的表相,发现它存在矛盾之处,但是不知道在相同的给药方式下,药物发挥疗效的本质,故而产生了疑虑。
温馨提示
鼻喷雾制剂虽然都是经鼻腔给药,但是根据药物性质不同,有的可以发挥局部效应,减轻药物副作用;有的也可发挥全身效应,以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厦门妇幼保健院主管药师陈蔚达
审核专家:厦门妇幼保健院副主任药师林万龙
医院副主任药师韩朝宏
本篇荣获年药学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文字组二等奖
终于等到你……
“点赞”回归,和“在看”共享半壁江山……
“分享”“点赞”“在看”,一个都不能少……
趣味健康科普知识怎能独享?
原标题:《鼻喷雾剂——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