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有机系统,鼻子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种种特征可以体现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状况如何。
如果鼻子发生肿块现象,可能是胰脏或腰部出了毛病。如果鼻尖发肿,表示心脏也发肿或正在扩大。如果鼻子有弯曲的形状,表明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了某种疾病。如果鼻尖很硬,可能是动脉硬化、胆固醇偏高、心脏脂肪积累太多的缘故。如果鼻子上出现黑头包,可能出现了疾病;鼻子呈棕色、蓝色或黑色,表明脾脏或胰脏可能发生问题。流清水鼻涕,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伴有鼻塞、打喷嚏、轻微咳嗽等,亦见于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期。白色豆渣鼻涕,多见于干酪性鼻炎。黏液性鼻涕,多见于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色水样鼻涕,多因囊肿破裂后流出,多见于上颌窦囊肿。绿色痂片状鼻涕,多见于萎缩性鼻炎患者。*浓鼻涕,多为鼻窦炎,若一侧流*脓涕,多为鼻腔异物所致。黑色鼻涕,多为吸入黑色粉尘,如矿灰等所致。红色鼻涕,多因鼻外伤、鼻腔异物、维生素C或维生素K缺乏等所致。
日常护理鼻子注意事项:1.保暖2.防干,要经常给鼻子“洗澡”。在此特别推荐冷水浴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3.按摩.鼻外按摩
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按摩印堂穴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鼻内按摩
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还能有效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强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亦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按摩迎香穴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处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想掌握更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