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18.html亲爱的家长朋友,冬天气温降低,冬季的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等,幼儿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
在这里,幼儿园需要与您家园携手,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水痘
冬季本身就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病*在低温环境比如摄氏零下十几度下并不会被冻死,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存活的时间越长。
感染水痘,会怎么样?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至21天,初期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等症状。持续1—2天后,则进入出疹期。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疱疹后1至2天开始干枯结痂直至痂皮脱落。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水痘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需要约2—3周时间。怎么预防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有效的方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二、流感
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
感染流感病*,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流感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能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
怎么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御措施,也能减少流感侵袭。
1、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
冬季较为干燥,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咳嗽和打喷嚏等喷出的飞沫可以飞到很远,以致流感病*乘势扩散。而高温多湿的环境可抑制流感病*的传播。
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获得。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湿,加湿器每隔1天清理1次。
2、勤洗手,打喷嚏要遮住口鼻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该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也会患。一般4~6月是高发季节,但部分地区在10~11月还会出现小高峰。
手足口病一般不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但是可能引起少数患儿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病情严重、发展较快的,还可能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感染手足口病病*,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手足口病典型症状是发热、咽痛、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一般发热1-2天后在患儿的口腔、手、足、臀部会出现米粒或*豆样的斑丘疹或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首先是要接种相关疫苗。
此外,保持卫生是关键: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4、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四、诺如病*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诺如病*爆发高峰期,可通过手、口、粪便甚至飞沫传播,能够引起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感染诺如病*,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年01月06日发布的《关于“诺如病*”的风险解析》,感染诺如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怎么预防诺如病*?
最有效的办法是:讲卫生!
1、食物
按照“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的要求加工和准备食物,即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温度(5℃以下,或60℃以上)、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2、洗手
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远离传染源
班级内如有孩子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的可能。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
五、肺炎
冬季肺炎也较高发,肺炎目前还没有被纳入传染病,但有些肺炎是可以传染的。比如腺病*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