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郝晓明
1月4日12时至1月5日12时,沈阳新增1例本土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该病例于1月4医院滑翔院区入院治疗,医院进行入院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目前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根据此前公布的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沈阳已有多个确诊病例曾到过有关医疗机构,如何严防“院感”并尽快查找密接者成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今天下午举行沈阳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府副秘书长赵继凯,市委*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委委员、副局长董恩武,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毛印百,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孟繁涛分别介绍了防疫工作情况。
传播渠道复杂
扩大流调溯源范围
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介绍,据国务院指导组专家研判,沈阳此次疫情情况复杂,呈现潜伏期长且发病快、病程长等特点,有的病例多次检测不能被发现,病例却突然发生“阳性”。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如大连地区连续核酸检测11次才被发现,包括1月4日公布的沈阳确诊病例袁某,12月28日和1月1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其在第一轮全员检测中呈阳性,还有此前的确诊病例张某也存在类似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沈阳市对采样小区特别是采样点位迅速进行封闭消*,对同一时间采样的其他9人按照风险人群进行隔离管控,同时对整个区域人员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1:1进行采样。
王萍表示,由于此次新冠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沈阳将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质控、加强监管,确保采样和检测质量。
目前,相医院及周边重点公共场所,尤其是佐客超市和开阳大药房重新采样,目前已采集样品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协助公安部门,查找袁某某与“1号病例”尹某某在市四院急诊科的行动轨迹交集情况,继续扩大流调溯源范围。
1月4日开始,沈阳市辽中、新民、法库、康平等县区启动了第一轮核酸检测,铁西、皇姑、于洪三个城区启动了第二轮核酸检测,其他六区也于今日开始启动第二轮核酸检测,旨在提高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早发现感染者,力争在病*第一个潜伏周期内把风险管理到可控范围。
截至1月5日12时,沈阳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人,除1月4日发布的1例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
目前,沈阳市内九区已展开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月5日12时,累计完成采样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对隔离人员、隔离宾馆、
居家隔离人员加强管理
当前正值数九寒冬季节,沈阳当地温度已零下20摄氏度,近日仍将持续降温,这给沈阳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发布会上,沈阳市*府副秘书长赵继凯表示,沈阳市委、市*府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今天,市防指发布第18号令,在医院管理、隔离管控、交通出行、核酸检测等方面出台了更严格、更精准、更有效的管控措施,千方百计遏制疫情风险扩散蔓延。
赵继凯表示,按照18号令要求,全市将进一步强化隔离管控防疫措施,强化对集中隔离人员、隔离宾馆、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起始时间从最后接触阳性感染者或离开被污染环境开始计算,期间第1、3、5、7、13天进行核酸检测,第7、13天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集中隔离解除后,实行7天社区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强化对隔离宾馆的管理。隔离宾馆管理人员必须做血清抗体检测,排除风险隐患。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建立集中隔离人员登记信息台账,明确集中隔离人员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关系。落实单人单间隔离制度。严把解除隔离标准,并及时向社区等相关单位、部门推送解除隔离人员信息。落实集中隔离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规范执行消*、通风等防控措施,做好人员卫生防护。
强化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对于市防指确定的中风险区和重点管控区实行区域内人员、车辆全封闭管理控,严格落实封闭房门、封闭单元门、封闭小区门的“三封闭”管控措施,有效遏制人员流动,坚决防止疫情风险大面积社区传播。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医院管理
此前,由于皇姑秀水门诊部、医院有限公司在执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未按照卫生行*部门要求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新冠疫情传播,其他医疗机构要举一反三,严格落实患者入院筛查程序,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要求,全部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均须进行核酸检测。切实加强陪护管理,建立登记制度,对陪护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状况监测等工作。加强病区病房门禁、安保管理,陪护人员原则上不离院,确需离院的,须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强化“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赵继凯表示,实施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研判,精准核查在被污染环境中的暴露人群,目前全市九区已正式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旨在确保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流调。
据悉,第二轮核酸检测中,各检测点位均安排进入室内检测,检测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各点位通过信息化手段也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与核酸检测能力,缩短了采集信息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
此外,即日起,把沈阳作为第一入境点且目的地为外省、省内外市的入境人员,将实施“14+7”天集中隔离观察,期间进行3次核酸检测、2次血清抗体检测,食宿费用自理。
为防止疫情风险“输出”,沈阳加强了离沈通道的联防联控,采取更严措施,更精准的办法加大管控力度,对驾驶、乘坐交通工具或以其他方式违反规定擅自离沈,导致疫情传播后果的,将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作为失信人员纳入个人信用档案。
赵继凯表示,中风险地区和重点管控区域人员一律不允许离沈,其他地区人员非必要不离沈,确需离沈的人员,须到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单人、单管、单采核酸检测,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所在单位或社区登记报备,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不作为离沈依据。
对此,他特别解释说,按国家技术规范,混采方法适用于低风险人群的大范围、大面积筛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快速获得筛查结果,又有效防止遏制疫情风险输出,也充分体现了沈阳的责任担当。
赵继凯表示,这次疫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力强等特点,对于病*机理和传播途径等还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加快落实各项治疗管控措施,同时进一步强化新冠疫苗接种,全力确保沈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核酸检测小贴士
一、为什么做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是一种RNA病*,病*中特异性RNA序列是区分该病*与其它病原体的标志物。核酸检测其实就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核酸。如果在患者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的特异核酸序列,则提示该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感染。
二、核酸检测怎么做?
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样本一般来自咽拭子。检测时,医生会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部门做相应的病*核酸的检查。经过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五个步骤,就完成了核酸检测过程。
三、核酸检测的注意事项
1、检测前注意事项
核酸检测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等;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沈阳近期气温较低,因此在室外排队等待检测时一定注意保暖,避免不必要的外感风寒。
2、检测时注意事项
在采集鼻咽拭子前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鼻中隔弯曲及鼻腔手术史,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可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鼻咽拭子采集后可能出现少量鼻腔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出医院进行处理。
在采集口咽拭子时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音,有助于暴露咽喉,但过程中会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测者可配合采集人员尽量放松、深呼吸;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3、检测后注意事项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