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以来,萧县把建设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萧县心血管中心)当作为全县人民谋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方案》精神,医院与蚌医一附院合作共建,扎实推进,依托引进优质医疗技术资源,不但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省外就医明显下降,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围绕两年内将心血管科打造为省级重点学科的目标,按照共建合作协议,县医院和蚌医一附院联合制定推进落实方案,在县委、县政府政策和蚌医一附院派驻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目前已有20医院临床得到应用,群众不出县就可以完成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脑血管支架植入、心脏起搏器安装等,可以开展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脑肿瘤显微手术,特别是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疼痛技术。同时,常态化开展胃癌、肠癌、肺癌、鼻咽部肿瘤、甲状腺乳腺以及各种妇科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标准化手术和化疗,帮助患者祛除了病痛,保护了人民健康。
加强综合能力提升。抓住与蚌医一附院合作共建的机遇,县医院力度。在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完成了心血管科重症监护室的建设,成立了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室、气管镜室、睡眠呼吸监测室、眩晕诊断治疗室、鼻内窥镜检查室和听力检查室等,并同步加快推进呼吸、重症监护、传染、肿瘤、心脑血管、血液透析、病理、职业病防治、精神卫生和老年医学等专科建设。年1~6月份,开展三、四级手术台次,比年增长35%;微创手术台次,比年增长38%;门、急诊41万人次,比年增长50%。县医院医疗服务质、效协同提升。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蚌医一附院专家资源优势,县医院分别在各学科重点选拔培养1~3名骨干医师,做好优质医疗技术的“移植”,形成专科技术核心团队,带动低年资医生技术成长,人才梯队支撑学科持续发展。同时,学习借鉴蚌医一附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医共体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内分级诊疗上下转诊机制和业务技术上下联通机制,切实促进了县、镇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大幅降低了全县心脑血管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和肿瘤等重点疾病省外转诊率。(郑司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